肝硬化、肝癌患者多达百万, 抗病毒治疗与养肝护肝需“两不误”
2023-07-27 18:50:42    21世纪经济报道

记者季媛媛 上海报道 今年7月28日是第13个“世界肝炎日”,肝炎得不到有效治疗可能发展为肝硬化、肝癌,有效防治肝炎因此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作为全球危害较大的一种传染性疾病,当前肝炎拥有庞大的患者人群。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,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乙肝病毒,其中约3.5亿人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,每年死于乙肝病毒感染所致的肝硬化、肝癌等疾病的患者多达上百万人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肝炎的成因也相当复杂。目前肝炎主要分成病毒性肝炎和非病毒性肝炎。

有中国“肝脏之父”之称的吴孟超院士曾指出,当前中国肝病发病率较高,与人们平时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有着直接的关系。目前,肝炎、肝硬化及其恶化形成肝癌在近年呈现年轻化趋势,令肝炎防控形势变得严峻。加之不少民众对肝炎认识不足或存在认识误区,未能早预防检测与尽早治疗,影响到自身身体健康。

“要保护好自己的肝脏,一是忌暴饮暴食、二是积极锻炼,三是控制好心情情绪,四是若发现肝脏病症需尽早及时就医‘对症下药’。”吴孟超院士指出。

肝炎症状表现各有不同

病毒性肝炎分为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等多种类型。由于病毒性肝炎往往具有隐匿性,导致众多患者忽视治疗,可能会引发肝纤维化,严重的将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。所以,任何一种病毒性肝炎都需引起民众的高度重视。

越来越多的医疗实践发现,五大肝炎的症状表现既有相似之处,也存在某些不同。

有临床专家对记者指出,乙肝与丙肝的症状比较相似——当患者处于急性期时,会感受到疲劳、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、腹部不适、黄疸,还可能伴有肝肿大、肝区疼痛等;但如果处于慢性期,部分患者通常无明显症状,但也可能有持续疲劳、食欲不振、肝区不适、肝肿大等表现。

甲肝与戊肝的症状也颇为相似,普遍发生在急性期,会出现疲劳、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、腹部不适、黄疸、肝区疼痛等症状,也可能伴有发热、关节痛、肌肉痛等全身症状。

丁肝是无法独立存在的,必须借助乙肝病毒才能完成复制,所以与乙肝的症状相类似,有腹痛、腹胀、恶心、呕吐、食欲不振、疲倦乏力等表现。

针对不同的肝炎病症,目前医学界已形成差异化的科学治疗方法,但核心方法主要基于抗病毒治疗与个体免疫力增强。

具体而言,乙肝与丙肝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药物,如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,我国的《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》推荐一线药物包括恩替卡韦等,具体的治疗方案还需根据病情、病毒载量和肝功能等因素确定。

需要注意的是,在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,患者还需关注“养肝护肝”——在使用恩替卡韦等抗病毒药物的同时,可以辅以护肝片等护肝产品治疗,在抗病毒的同时抗纤维化,同时降低转氨酶,这也是近年来流行的“护恩疗法”。

北京房山区医学会消化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寇毅对指出,所谓“护恩疗法”,“护”就是护肝,是以护肝片为代表的,保护肝脏的一种治疗,“恩”就是以恩替卡韦为代表的抗病毒治疗。

“因为恩替卡韦本身它是可以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,也就是令它在体内的载量可以抑制到较低水准。但与此同时,人也需要保护肝脏,于是通过服用护肝片等保肝药达到上述目的,所以在临床上就叫护恩疗法。”寇毅指出,当前“护恩疗法”也是比较公认的一种治疗,因为护肝片的作用除了维持正常的肝脏功能之外,实际上还有延缓肝脏铅化、肝硬化的作用。

目前护肝片已列入《国家基本药物目录》《国家基本医疗保险、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》(甲类)范畴。

纠正肝炎的认知误区

面对五大类型肝炎病症,目前不少民众往往因对肝炎存在某些认知误区,导致自己未能及时尽早治疗或对症下药,导致病情加重,严重影响到自身身体健康。

上述临床专家指出,目前,民众对肝炎的认知误区,主要表现在二大方面:

一是忽视脂肪肝的“危害”。

随着民众生活水准持续提升,不少人每年体检都被检查出脂肪肝。但由于脂肪肝缺乏临床病症,很多人便对此不大重视。

二是乙肝难以根治,最终引发肝纤维化或肝癌。

一直以来,肝纤维化或肝癌是乙肝患者的“噩梦”,是深植在他们内心的恐惧。

事实上,乙肝病毒感染的最终结果不一定是肝纤维化或肝癌。对乙肝病毒感染者而言,病程的发展是多样化的,这很大程度取决于个体的免疫反应、病毒感染的持续时间、病毒载量以及其他个人或环境因素等。

越来越多的医疗实践发现,在乙肝感染者里,相当一部分患者的免疫系统是能够清除病毒,并恢复到健康状态的。这也被称为“自愈性乙肝感染”。这些人没有持续的病毒感染,肝脏功能通常保持正常,并没有肝纤维化或肝癌的风险。

但需要注意的是,也有小部分乙肝感染者可能会发展为慢性乙肝,其免疫系统无法清除病毒,慢性乙肝感染者可能在肝脏中持续存在乙肝病毒,将导致肝脏炎症和损伤。需要及时联合使用护肝片,实现抗纤维化治疗,阻止发展进程。

因此,民众要预防肝纤维化与肝硬化的关键,在于早期发现、及时干预治疗,以此减少肝纤维化和肝癌的风险。

尤其在对慢性肝炎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时,如何更好地使用护肝药物以应对抗病毒药物所衍生的副反应,需要民众高度重视。

目前,越来越多医生认为在对慢性肝炎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时,需重视护肝药物的使用——比如联合使用护肝片等中成药护肝,可有效降低转氨酶,预防肝纤维化的病理改变,降低乙肝、脂肪肝等慢性肝病的发展进程。

此外,患者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、病毒载量检测以及接受医生的定期随访治疗,同样是非常重要的。需要高度关注的是,其他疾病及其药物治疗也可能对肝脏带来“意外”伤害,也需要民众高度重视。

抗病毒治疗与养肝护肝需“并举”

为了更好应对各种因素所引发的肝炎,近年医学界一直在尝试各种更妥善的用药方案,既能有效治疗慢性肝炎、乙肝、心血管病、心衰等病症,又能更好地保护肝脏。

上述临床专家指出,目前,针对乙肝/慢性肝炎的治疗,护恩疗法日益受到普及。通过中西结合、联合用药,实现抗病毒与抗肝纤维化同时,更好地起到养肝护肝效果。

“在护恩疗法里,这两种药物可谓各司其职,恩替卡韦用于乙肝等慢性肝炎疾病的抗病毒治疗,且需长期用药,护肝片等护肝片产品则起到延缓与抵抗肝纤维化的效果。护肝片+恩替卡韦的联合用药,在有助于更好治疗乙肝同时,最大限度降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等肝损伤风险。”上述临床专家说。

事实上,两者也存在着“紧密联系”。因为抗病毒治疗并不能完全抑制肝内炎症与纤维化进展,若能搭配使用抗炎与保护肝细胞的药物,就可以减轻肝损伤及纤维化程度,弥补抗病毒起效慢、肝功能改善不理想的问题。临床实践发现,长期服用护肝片可以帮助降低转氨酶,尤其是谷丙转氨酶,改善肝功能,减轻不可逆转的肝纤维化。

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医生于红红、高晓燕联合发布的《护肝片对药物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》报告指出,中医认为肝炎是由于机体感受湿热毒邪,湿热残留体内,脏腑阴阳失调等因素所造成。护肝片方中诸药配伍清热利湿,保肝降酶。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护肝片对化学性肝损伤、酒精性肝损伤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损伤、结核等药物肝损伤引起的转氨酶升高具有明显的降低作用。

据记者获悉,有企业通过药物机制研究明确有效成分,再通过指纹图谱控制各关键有效成分含量,可以实现 “点点一致、段段一致、批批一致”,令每一批次成品与标准图谱的相似度均在95%以上,达到较高质量控制,令关键有效成分含量高且质量稳定。

也有研究机构尝试在所建立的护肝片HPLC指纹图谱基础上,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电喷雾高分辨质谱仪(UPLC-ESI-MS)对护肝片特征图谱中的特征峰与共有峰进行指认,共指认出29个共有峰中的8个色谱峰,并对护肝片中六种主要药效成分进指纹图谱时,对不同厂家的护肝片质量进行评价,其结论较单一测定更加全面准确,令护肝片的整体质量评价控制提供了更科学的依据。根据上述实验测定结果,护肝片的6种成分均符合规定。

需要注意的是,高血脂、甲亢等慢性病患者长期服药产生的药物性肝损伤也是引起肝炎、肝硬化的主要因素。且有些药物之间存在叠加反应,导致肝脏功能进一步减退,因此在“世界肝炎日”来临时,慢性病患者不但需要对症下药同时注意“养肝护肝”,更要定期前往医院检测肝脏功能指标是否正常,作为早预防、早检测、早治疗,努力消除肝炎危害的重要举措。

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石雁梅对表示,不少保健品也容易引发肝损伤,因为当脂类维生素服用过量后,在肝脏代谢方面会造成积蓄,不容易代谢掉,反而更容易造成药物性肝损伤,甚至可能形成重病。还有一些海外深海鱼油等保健品因为没有组成成分的说明,也缺乏后续的临床研究,导致其成分复杂且难以确定,也容易引发肝脏损伤。所以中国民众在日常食用保健品时,还需要高度重视“护肝”。

标签: